近年来,汉阴县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培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领导,为教师素质提升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县教研室、电教中心、研训部、联片校本教研基地为业务管理的全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工作的评估指导、学分管理和技术支持,形成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配合有力的服务体系。二是出台了《汉阴县名师培养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制定“一年摸底选拔,两年培养指导,三年成长提高”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做到明目标、重过程、强指导、看成效;建立教学能手、教学新秀、骨干教师的奖励机制,在量化考核、职称晋升、评优树模、选拔任用中予以倾斜,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培育人才。一是大力推进“出名师、创特色、育英才、上水平”的行动计划,仅2012年,该县累计组织各类培训达3131人次,其中组织950人参加省市“阳光师训送培到县”培训,737人参加国培项目骨干教师培训项目,74人参加幼儿园教师培训,600余名教师参加暑期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工作,230名骨干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与汉阴县人民政府实施中小学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培训,250人参陕西省中小学“名师大篷车”示范引领讲课活动,26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16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坚持以“盘活教育资源、加强区域交流、鼓励深造提高”为基本理念,为教育人才培养创造平台。二是坚持多元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实施结对帮扶,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充分调用县内各种资源,致力于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名师。定期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年轻教师全部参加优质课评选,通过传、帮、带和岗位大练兵,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强对口交流,先后与陕西师大、西安交大附中、学前教育学院、西安中学等多所省内名校结为对口交流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学者讲学和开展研讨活动,让一线教师直接聆听专家的声音,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分享专家成功经验,大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强化管理,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保障。一是着力构建教师成长管理体系,指导学校构建“课改领导小组、校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四级校本管理机制和以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为主体的四级校本研修网络体系,力求通过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方式统筹协作;二是全力打造教师成长培训体系,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育好人”为总体目标,一年一个主题,统一安排,分类培训,形成合力。该县教研室坚持定期到校听课巡查,进行指导,提供新课标、新教材、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支持;电教中心利用教育资源网为全县教师提供教学设计、课件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全方位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电子白板应用技术等培训活动;三是努力构建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开展教学示范、对口帮扶、送教到校等活动,发挥省、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校本教研员制度,为每个校本教研室聘2—3名兼职教研员,确保校本教研有专人抓、专人管、专人导。 目前,该县形成了“普通教师→教学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全县教师队伍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成才”的良好局面。据统计,仅2012年,该县就培养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128人,市级教学能手7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向省市推荐教科研论文300余篇,申报省级课题9项,市级立项课题60项,县级立项课题140项。(来源:安康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