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2012年6月4日(本报记者 王鸣琦)今年是教育部确定的教育考试安全年。高考招生涉及千家万户,如何确保平安高考,把好平安考试是第一关。日前,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办主任李谦就平安高考接受了记者采访。
多项新举措确保考试安全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375268人,比去年减少8664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369128人,比去年减少6553人;“三校生”单招考生6140人,比去年减少2111人。考生将分布在107个考区、331个考点、12819个考场参加考试。教育系统直接参与考试组织的约5万人。 与往年不同,在招生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李谦今年谈得最多的,是高考环境的治理问题。 李谦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厅局联席会议和省招委会成员单位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协调领导,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全力以赴,严密组织,严格管理,确保了我省高考试题安全万无一失,考风考纪方面未出现群体舞弊现象,确保了高考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考试安全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环境越来越不容乐观。 根据教育部会议精神,我们确定2012年为高考工作安全年。今年的工作要求是:“高度重视,严防死守;查漏补疏,强化管理;重心下移,夯实责任;环环相扣,无缝连接。” 为确保考试安全,我省从试卷存放、分发、监考纪律等,今年特别新增了多项措施: 1.各县(区)保密室放置试题的房间最少必须安装两个摄像头,而且必须确保视频监控无死角、全方位覆盖。保密室外间的值班室也必须加装视频监控设备,确保值班情况24小时被记录在案,上级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检查各保密室值班情况。 2.试题进入保密室后,必须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值班,每班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巡逻人员不少于2人。 3.各县(区)要安排教育纪检和县招办人员对试卷保密室视频录像进行6小时回放,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涉嫌泄密时,必须第一时间报告省招办总值班室,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考点向监考分发试题、考试结束回收试卷,必须在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下进行。教育纪检和专门考务人员对考点分发试题录像实行即时回放,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5.从分发试题的考务办公室到达考场,必须有规定的安全通道,监考领取试题后,必须从专用安全通道进入考场。有条件的考点,安全通道应实现全方位视频监控;无法实现的,在安全通道指定位置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视,确保监考从考务办公室到达考场之间,始终处在专门监视人员的视线之内。 6.严格控制进入考场的管理人员,所有监考及其他拟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包括省、市督查团成员),都必须接受金属探测仪的检测,检测工作由各地教育纪检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实施,县(区)招办提前对检测人员做好业务培训工作。严防监考及考试工作人员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通讯工具、电子拍摄器材带入考场。 7.每个考场的监考教师必须来自不同单位,严禁高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担任监考工作,严禁本校教师为本校考生监考。 8.考生进入考场必须携带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9.在原有的试卷封装袋之外,加封透明塑料膜,并在膜上加印防伪标识,严防考前试题袋意外启封。 10.严格备用试卷和答题卡的管理与使用,备用试卷和答题卡使用区别于正常试卷袋的包装,其管理除了严格执行以往规定外,要求启封必须在视频监控下进行,并将启用情况即时报省招办备案。
综合防治 净化高考环境
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考试环境净化必须综合治理。对各高校,必须切实规范招生工作,规范招生章程,不要试图打擦边球甚至于钻空子,避免语义含混甚至于误导、欺骗考生的宣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新生资格复查工作,严防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问题的发生。 高校要切实管好在校学生,做好33号令和学生管理规定的宣传教育工作。管好校园网站,清理校园小广告,密切注意QQ群、博客、贴吧、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渠道的新动向,堵住在校大学生参与高考作弊甚至于代考的路子,为考试环境净化工作承担应尽的责任。 今年,省招办分别致信全省的高考生和在校大学生,真诚地希望高考学生诚信考试,远离作弊,无需用高考成败来衡量人生的成败。对于家长,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呼吁、提醒考生家长,谨防高考诈骗。 阳光高考是我们省十多年来高考工作的始终追求。现在我们从考试成绩发送到手机,到每一个批次录取工作过程,考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万众关注的高考招生管理已经完全走出了昔日的神秘,走进了阳光。 今年,教育部宣布正式实施的33号令,更加严格规范了考试考场行为,我们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做好高考管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努力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