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背起父亲上学》、《天上不会掉馅饼》、《兄弟》、《学生党员》等多部碎戏,由于其题材小、篇幅短、情节简单、贴近生活,播放后很受欢迎。碎戏已成为该院校园文化的一朵奇葩。 校园碎戏的剧本取材、表演形式、思想内容无不反映师生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引导、培育校园碎戏,给其注入该院文化核心内容,使其展示校风校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用影视艺术展现校园风貌
该院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将校园碎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新的阵地,用影视艺术实现师生文化认同感,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创新思路,搭建文化大舞台。校园碎戏是指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以戏剧艺术的形式反映师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的电视短片。2008年,该院机电工程系一名学生自发参加陕西电视台《碎戏明星班》学习,并获表演第一名和5000元奖金。他在课余时间以校园生活为背景拍摄了《一封写给天堂的信》短剧,剧情旨在告诉大家要努力学习,珍惜时光,在学生中播放后反响良好。随后,该院成立了校园碎戏协会,设剧本创作组、审核复审组、表演摄制组、剪辑制作组等学生社团组织,用戏剧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反映生活。 校园碎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高。该院党委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决定及时引导和培育这种文化载体,以学生喜爱的碎戏方式入手,注入校魂等核心文化思想内容,不断发掘学生中潜在的文化艺术特质,搭建新的平台,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方法途径,鼓励和引导他们以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以“碎”见大编写剧本,继而拍摄录制成校园碎戏系列影像,在全体学生中播放宣传。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以启发和引导为主,学生自我管理、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使学生受到教育和锻炼,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更加丰富。 二是严格把关,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该院始终坚持的原则和主题。在校园碎戏拍摄和制作过程中,该院采取两级审核,既重视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又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学生创作的《专职与兼职》等剧本均由系部党总支严格审核后拍摄,完成的作品播放前要由该院党委宣传部审核,然后在学院播放,确保先进文化方向,杜绝传播低级庸俗文化。2012年年初,数十家铁路企业、地铁公司等来该院招聘人才,2013届毕业生大部分已与企业签约,部分学生有放松学习的现象。该院党委书记命题,围绕学风建设写戏、拍戏,宣传部协调有关部门,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和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了碎戏《签约以后》,播出后学生深受启发和教育,撰写观后感,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知识做有用之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继承学院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创作题材不断挖掘其思想性,使理智性的思考和趣味性强的故事相结合,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三是注重宣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碎戏《学生党员》是为建党90周年奉献的生日礼物,受到剧中人的影响,学生积极要求上进申请入党,入党后又处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碎戏故事贴近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使师生倍感亲切,使观众感到触手可及。该院领导和师生一起参与,为创作团队和剧组成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专题教育题材学院领导命题创作,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组织拍摄,师生融于其中、乐在其中,使这种文化传播得到蓬勃发展。目前,该院共拍摄了7部碎戏,每当一部校园碎戏首映,学生的专注度犹如观看大片;每当新生入校,系部都把校园碎戏为他们播放一遍,让新生了解师生的精神风貌,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谈观后感,发表影评,增强了对学院文化的认同感。在校园碎戏协会的影响下,该院建立了小剧场,成立了学生电影协会,每周五晚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电影。爱电影、拍碎戏已成为该院文化活动的品牌,它以深刻的思想渗透力和文化影响力发挥着育人功能。 校园碎戏的文化和育人功能凸显
一是校园碎戏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校园碎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活力的源泉,编剧——拍摄——播放校园碎戏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受生活,领略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是他们学会思考、表达和审美的重要舞台。群众性的碎戏文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了师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对校风、学风、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院坚持每年5月举办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月,在2012年第十七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上,用一周时间,通过闭路电视向全院师生展播校园碎戏,同时举办科技技能大赛、艺术表演、文化交流、体育竞技4类21项比赛和展演活动,为学生提供释放能量和展示能力的平台,学生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近年来,该院学生在服务世园、服务地铁、西安“四城联创”等社会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在校内坚持自觉排队,走出去向社会发出“跟我排”倡议,在西安火车站、公交汽车站组织乘客排队,受到了西安市民和西安市领导的肯定赞扬,三秦都市报、西安电视台等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校园碎戏成为思政和品德教育的有力抓手。校园碎戏是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是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意见的贯彻落实,它对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团队精神、陶冶审美情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校园碎戏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日益凸显。该院充分抓住学生喜爱的传播途径和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核心价值体系融进剧情,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思想教育,克服了传统说教和刻板的文化活动形式,避免了空洞的理论灌输,让真实的故事和情节去感染学生,从而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进一步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来该院督导检查,督导组领导看了校园碎戏《一封写给天堂的信》后称赞,“校园碎戏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新手段、新途径,是你们的特色品牌,在其他高校还没有出现,西铁院走在了前列,要好好发展。” 三是校园碎戏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就业。该院校园碎戏由刚开始的一个人主导,发展到现在的一群人参与,由开始的个人喜好,发展到群体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铁路专业重点知识以外,还潜心钻研写作、音乐、摄影等诸多知识,这无疑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择业及日后的发展之路。2009年,该院碎戏协会一位学生被乌鲁木齐铁路局录用,一年后就因为在摄像和文艺表演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调到车务段宣传部门工作。企业越来越喜爱既有专业知识和专长能力的学生,该院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63人次获国家级奖项,51人次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011年该院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1个队获一等奖,两个队分别获二等奖,学生张亚军代表陕西赴京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近年来,北京、西安、兰州等铁路局和朔黄、大秦铁路公司以及西安地铁、宁波地铁等数十家企业走进该院招聘人才,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5%。截至目前,该院2012届已和企业签定就业协议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3.12%,2013届提前签约学生占总数82.8%左右,该院连续5年就业率达到96%,获得全省就业先进单位荣誉。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不仅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也为他们自己提高就业质量和今后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