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农校对接” 加大惠农利校力度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西安开幕
编者按:“农校对接”工作由陕西省农业厅、省教育厅负责实施,市县政府牵头,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实行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统一监管、统一配送的模式,各大专院校基本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实现了定量定时配送,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的费用,把物美、价廉、优质、安全的无公害蔬菜、副食品直接送到校园。这一举措,不仅使供送双方得到双赢,更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得到了教育部及相关上级部门的肯定。 7月27日,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选定北京、陕西等7个省市作为“农校对接”的试点省份。此后,每年举办“农校对接”洽谈会,目的是为农产品直供高校打通渠道,减少食品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学生利益,并促进农民订单式生产,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鲁昕指出,“农校对接”工作受到各地政府、高校、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相关涉农企业的重视。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各地“农校对接”工作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加入到“农校对接”工作中来,“农校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试运行已取得成功,进入推广阶段。她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广泛动员当地高校参与“农校对接”工作,进一步推动搭建区域性“农校对接”平台。 戴公兴表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发挥自身在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的优势,组织有规模、有实力、信誉好的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高校后勤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食品安全,帮助农民增收。 朱静芝在会上说,陕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校对接”工作,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积极推动,2010年以来先后在华县、杨凌、泾阳、高陵等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及20多家大型米、面、油、蛋企业建立了“农校对接”直供基地。目前,全省高校学生食堂的原材料通过“农校对接”采供量米、面、油、蛋达70%以上,蔬菜近50%。 本届洽谈会集产品展示、产品交易、交流研讨、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农业厅(局、委、办)、供销合作社、各省(区、市)学校后勤行业组织、各高等学校、高校餐饮服务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金融、通信行业的近4000人参会,签约总量达30多亿元人民币。会上演示了“农校对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使用流程。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农校对接’与高校学生食堂采购工作论坛暨先进院校表彰会”。
|